![]() |
楼主(阅:12859/回:0)东平梁始祖:北流诗人梁遗梁遗,宇东平,原籍河南汝州,南宋进士,官至朝廷谏议大夫。广西北流市历史人物。梁遗、梁台工因民族气节,后被称为“北流二节士”。 梁遗是广西北流市历史上较著名的人物,《(粤西诗载)校注》对梁遗的简介为,“元代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县)人,至元四年(公元一二六七)官广西道肃政廉访使。” 《北流县志·侨迁》所载梁遗条目文为:“梁遗,字东平,河南汝州人。宋进士,历官正议大夫,出为广西提刑按察使。解组后,侨寓北流,慕勾漏名胜,遂家焉。其治绩行谊,本末兼赅,化于家而型于乡。嗣值十元鼎革,孙曾俱下仕元,递有明后,乡贤迭出,科甲络绎,为邑望族,其贻谋者远也。按《省志》载,梁遗元至元四年以正议大夫任广西肃政廉访使,今考梁氏家谱载明进士李宏序文,始知其仕宋非仕元也。考遗官粤时,元未混一,广西犹奉宋朝命。其元之至元四年了卯,即来之咸淳三年。宋以样兴二年亡于东粤之崖山,其时为元至元十六年己卯,越明年粤始以元纪年,而遗已致性久矣!则遗生于宋性于宋,且其子嘉兴又承前于宋,当为宋臣无疑。丁卯之间,宋虽偏安两粤,尚奉五君,广西岂得遽附元官?特编秩者不审其详面概改其官耳,今据梁氏家谱更正。 ”李宏(北流人)为明永乐已来进土,他对梁遗生平的分析应可能是比较正确的。据此,梁遗应为“来咸淳二年(公元一二六七年)宫广西道肃政廉访使(或广西提刑按察使)。南宋覆亡时,宋大臣的后代流离桂东南,进而安家。如玉林玉州区文姓即文天祥的后人,北流最大家族的“东平梁”则是梁遗的后代。 梁遗孙梁经,明洪武间举人。梁遗裔孙梁台玉,明亡后拒绝仕清,与祖梁遗被尊为“北流二节士”。台玉著有《击木诗集》。梁遗裔孙梁孔珍,乾隆进士,为官卓有政绩,回籍后与李治泰主编《北流县志》,掌教铜阳书院,人才多出其门。孔珍诗书画均佳,得之者奉为至宝。梁遗裔孙梁宗敏,嘉庆进士。宗敏才思敏捷,少年即成文名,历掌北、陆、兴各书院。与李敏旸等人筹建宾兴馆,劝捐置产,支持北流士子求学。梁遗家族,世代书香,人才绵延,代代不乏通儒硕学,是北流文化的奇观。 梁遗既然是进土,文笔自然不错,但现今只存其诗作一首如后,供大家欣赏: 《吕公岩》 松涵云景竹生烟, 我相信眼前的一切都只是虚幻的存在,所以我无所顾忌地爱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