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尘
  • 积分:689
  • 等级:二等诗生
  • 时间:2018-05-04 10:01:29
  • 楼主(阅:7075/回:0)元曲的曲调

       

    元曲以前是配乐演唱的歌词,曲调固定而歌词每每更替,因此要选择合适的乐曲来表现不同的意境,〔越调〕〔吕调〕等等这些东东其实指的就是那个曲在演唱时所适用的曲调名。

    曲牌名,其实和词牌名是一样的概念。原先诗词都是配乐吟唱的,都有相应的名字来命名。后来曲调失传,就只用曲牌名来限定曲子的字数,格律,音韵等。学习曲,大家都有格律诗和词的基础,都感觉到了诗词之美,这是因为这种格律符合汉语言的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汉语言的韵律之美。诗的形式之美,就是由平仄不同的发音构成了抑扬顿挫的美感。曲的格律形式与诗词有许多共通之处,但也有不同的地方。曲,是韵文文学的一种,同词的体式相近,可以配乐歌唱,就像我们今天的歌词一样。

    也就是说,曲有曲牌和宫调(曲调)之说。曲于是配合音乐的长短调,不论散曲或戏曲,其曲子前一般都标明宫调和曲牌名。

    1) 、宫调及演变

    “宫调者,所以限定朱器管色之高低也。”这是吴梅《顾曲尘谈·论宫调》所注。就音乐而言,不管是当时的南曲,还是北曲,每种曲调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古人以宫、商、角、徵、羽五声表示唱名(即没有固定音高,只有相对音高的一组音,相当于西方音乐的1、2、3、4、5)。再加上变徵和变宫,就构成了七声音阶(变成1、2、3、4、5、6、7)古人又以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表示十二律,相当于现代音乐所说的有绝对音高的“音名”,即西方音乐中的C、井C、D、井D、E、井E、F、井F、G、井G、A、井A、B,我们借一位朋友的一幅图来说明更为直观

    由于对电脑操作不熟悉,有些符号用井代替。在理论上,这七个唱名可以作为一个调的主音,它们的音高又可以分别与十二音名相同。

    比如以“1”为主音,可以有1=C、1=D……

    以“6”作主音,可以有6=E,6=F……

    这样,一共可以得到84个调式。

    如果换成中国传统音乐术语,则可以有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徵调式、羽调式。加上变徵、变宫两个调式,一共就是七个调式,再把它们与十二律相配,如宫音相当于黄钟,即为黄钟宫;宫音相当于大吕,则为大吕宫;……以此类推,同样可以得到84个调式。但在实际使用中,许多调式都没有用到,我们在此仅作了解。

    2)、宫调的分类

    周德清《中原音韵》一书列举元曲使用曲牌的宫调共有十二种,

    它们是: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小石调、仙吕宫、中吕宫、南吕宫、双调、越调、商调、商角调、般涉调。

    北散曲经常使用的宫调主要有七个:正宫、仙吕宫、中吕宫、南吕宫、双调、越调、商角调。北杂剧所使用的则有五宫四调,它们是: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越调、商调、大石调、双调,合称“九宫”。南曲所使用的宫调,据明人蒋绍忠《十三调谱》所述,则有正宫、中吕宫、道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石调、双调、双调、小石调、商调、越调、般涉调、羽调等十三调。

    北曲有十二宫调,南曲有九宫十三调。

    其实,元曲中也只用了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和黄钟宫等五宫及大石调、双调、商调和越调等四调,后合之亦称为九宫。

    3)、宫调的应用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散曲中有一种情况,即同名的曲牌,所用的宫调不同,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曲牌了,比如【正宫 端正好】和【仙吕端正好】是不同的。【双调 水仙子】和【商调 水仙子】是不同的。为什么要使用不同的宫调呢?这里涉及到音乐中不同调式,不同调式所表现的感情色彩不同的问题,就如我们现代音乐中所说的大调式和小调式所表现的感情色彩就有很大的区别。大调式一般宽广、雄壮、庄严、昂扬,趋近于阳刚之美,而小调一般优美、抒情、柔婉、恬静,趋近于阴柔之美。

    王骥德在《曲律》中说:“用宫调须称事之悲欢苦乐,如游赏则用仙吕、双调等类;哀怨则有商调、越调等类。以调合情,容易感人。” 由此说明:元曲的宫调各具声情,音乐韵律皆可从其宫调中显现。元人燕南芝庵的《唱论》,最早附刊于元杨朝英所编的散曲选《阳春白雪》卷一。他谈到宫调,说:“大凡声音,各应于律吕,分于六宫十一调,共十七宫调:

    仙吕调清新绵邈,

    南吕宫感叹伤悲,

    中吕宫高下闪赚,

    黄钟宫富贵缠绵,

    正宫惆怅雄壮,

    道宫飘逸清幽,

    大石风流酝藉

    小石旖旎妩媚,

    高平条畅晃漾,

    般涉拾掇坑堑,

    歇指急并虚歇,

    商角悲伤宛转,

    双调健捷激袅,

    商调凄怆怨慕,

    角调鸣咽悠扬,

    宫调典雅沉重,

    越调陶写冷笑。

    如元周德清的《中原音韵》(1324年)及明朱权的《太和正音谱》(1398年)等,都用了这个观点。虽然有些表述后人还不能完全明白它的意思,但此观点在文学界亦有较大影响,而被后来许多学者所认可。总的来说,认为一定的感情内容和一定的宫调形式之间存在着一些联系,这仅供参考。



    评论/回复标题:  

    评论/回复内容:
    验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 匿名发表需要输入验证码!
     
    文学交流微信群二维码
    诗词分享微信群二维码
    微信公众订阅号二维码
    微信投稿小程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