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菲
  • 积分:225
  • 等级:一等诗生
  • 时间:2023-03-28 09:16:54
  • 楼主(阅:3605/回:0)《滕王阁序》赏析

        莫菲

    滕王阁,旧址在今江西南昌江之滨,为唐高祖的儿子滕王李元婴修建。《滕王阁序》是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滕王阁落成兴典时,初唐四杰之一王勃临兴疾笔而写的千古妙文。

    在分析《滕王阁序》文本之前,咱们先看看诗人光芒万丈而又遭天妒英才的短暂一生,从中了解这篇千古绝唱的写作背景。

    6岁作诗文,王勃成为家族杰出人物。

    9岁熟读《汉书》并写《指瑕》,纠正前辈在《汉书》注解中的各项错误。

    10时通读六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博学之士。

    12岁开始学《黄帝内经》、《易经》,习岐黄之术。

    14岁向宰相刘祥道上书大唐弊政,宰相称赞“真神童也”。

    15岁向唐高宗李治进献《乾元殿颂》,李治惊叹“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也”。

    16岁应幽素科试及第,成为大唐最年轻的朝廷命官,为“初唐四杰”之首;

    17岁作皇子李贤的博士,教导皇子学习经史子集。

    同年,王勃戏写《檄英王鸡文》,触动了唐高宗对皇室厮杀的忧心,被罢职免官。

    3年后,被重新启用出任虢州参军,不久又被人陷害藏匿和残杀罪犯曹达,不仅自己锒铛入狱,还连累父亲流放交趾。

    1年后王勃出狱,南下交趾见父,于南昌写下《滕王阁序》,之后与父亲短暂重逢。

    北上归途中,南海风急浪高,26岁的王勃溺水身亡,《滕王阁序》成为骈文绝响。

    终王勃一生,才华卓绝却命运多舛,然而他仍怀抱一颗不屈的进取心。这恰恰在《滕王阁序》中充分表达了出来。

    上元二年(公元676年),王勃前往交趾,欲看望时任县令的父亲,途经南昌,恰逢滕王阁重修落成,时任都督阎伯舆欢宴豪请群僚和文人墨客。

    晏会前,都督想趁此机会向大家夸耀自己的女婿孟学士,并让孟学士事先准备好文章,意欲在宴会上当成即兴写就。

    酒过三巡,阎都督命书童托着笔墨、纸砚,轮流请宾客们为滕王阁作序。宾客个个都是圆滑世故的人精,看着一旁拿着精心修改后书稿的孟学士,无一人愿意当场作序。

    就在阎都督满意一笑时,二十多岁的王勃却从书童手中接过了笔墨纸砚。在全场宾客诧异的目光中,孟学士脸色铁青,阎都督拂袖而去。王勃不紧不慢研起了墨料,而后拿起酒壶豪饮一通,接着倒地思索片刻,提笔而成《滕王阁序》。

    屏障后的阎都督,从书童处得知,王勃第一句是“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时,不屑地说了句:老生常谈。听到“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时,已经默不作声地品味了起来。

    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由书童之口复述而出时。阎都督一下就站了起来,感叹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

    于是,一篇旷世奇文就此誔生,开创了唐朝骈文格律化之先河,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天下第一骈文”。唐代文学家韩愈读后也大为赞赏,称颂其“读之可以忘忧”也。

    古往今来,只要人们读起这篇骈文,那种美的感觉根本不需要体味,便直接悄无声息间便沁人心田。

    皆因全篇文采飞扬、繁词丽藻、言简意深、一气呵成,不愧为天才作家写出的天才作品。以下就其写作特点,试浅析一二。

    一、化用典故,简练含蓄

    在被誉为“千古第一骈文”的《滕王阁序》,王勃凭借短短773个字,化用了46个典故、名句。其中涉及的名人有:

    阎伯屿、宇文钧、张华、雷焕、徐孺子、陈蕃、孟宗、萧明、王僧辩、孙权、杜预、庾信、汉梁孝王、陶渊明、曹植、陆云、贾谊、冯唐、梁鸿、马援、嵇康、吴隐之、冯异、孟尝、阮籍、终军、宗悫、班超、王子乔、梅福、嵇绍、褚裒、谢玄、孟嘉、孔鲤、李膺、杨得意、司马相如、钟子期、俞伯牙、王羲之

    这巨量的典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却都用得恰当贴切,没有冗赘晦涩之感,更使文章显得富丽典雅,委婉曲折、情意真切。

    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这四个典故连用,隐喻作者命运坎坷、为沛王府修撰而受排斥打击和因作《檄英王鸡》文而被高宗逐出的遭遇,虽心怀愤懑之情,却含而不露,且无金刚怒目之嫌。

    而“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这两个典故是隐喻自己不畏险阻、壮心不已的坚强信念。“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悫意之长风”等典故。则隐喻自己“长风破浪”的浩气和积极进取的决心。

    并且这些典故在文中被运用的手法,又各有所不同。有的是明用,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有的是暗用,如“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有的是正用,如“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有的是反用,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通过这些典故的灵活运用,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二、活用成语,精炼主旨

    王勃的语言驾驭水平,以及知识储备广度,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仿佛当今人工智能AI穿越到了他的脑袋中,这篇骈文运用或原创的成语多达40个:

    襟江带湖、三江五湖、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胜友如云、高朋满座、腾蛟起凤、躬逢其盛、飞阁流丹、 桂殿兰宫、钟鸣鼎食、虹销雨霁、水天一色、渔舟唱晚、衡阳雁断、逸兴遄飞、响遏行云、天高地迥、萍水相逢、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达人知命、老当益壮、白首之心、穷且益坚、青云之志、涸辙之鲋、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穷途之哭、一介书生、谢家宝树、好景不常、盛筵难再、临别赠言、登高能赋、潘江陆海、物换星移。

    唐代是一个诗文的盛世,许多有名的诗歌中都产生了流传千古的成语。而要说中国历史上产生成语最多的一篇文章,那非《滕王阁序》莫属。这些美好的成语,像是一颗颗光彩夺目的珍珠一样串联在一起,构成了《滕王阁序》这篇旷世奇文,光是看这些成语美好的表面意思,就令人对文章中描写出来的自然风景无限地憧憬和向往。

    三、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此文重点描绘滕王阁雄伟壮丽的景象。状写宴会高雅而宏大的气势,抒发自己的感慨情怀。文章在交待了藤王阁的历史沿革后,便描述它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接着由远及近,由外景转而描绘内景,从而顺带引出自己得以参与此次盛会的激动、为自己有机会参加宴会深感荣幸。但面对高官显耀和自己的心酸悲怆,转而慨叹自己的时运和命途。从而抒发出自己内心深处的郁闷和不平,倾吐自己报国的情怀和勇往直前的决心。全文情由景生,写景是为抒情,景和情相互渗透,水乳交融。浑然天成,恰似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自然流畅。

    四、对比铺叙,色彩鲜明。

    作者无论是状绘洪州胜景、滕阁盛况,还是叙抒人物的遭遇情绪,都极其成功地运用了铺叙宣染的方法。譬如在说明洪州的“人杰地灵”时。一气铺排了十四句,从历史人物到现实人物、从文臣到武将,不厌其多;写登临滕王阁远望的景象,则沙洲岛屿、山岭原野、河泽舟舸、宫殿屋舍、眼底之物,一一叙来,不一而足。

    而这种铺叙,又是在对比之中进行的。这就使文章一波三折,跳跃起伏,回环往复。“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弦管、纤歌、美酒、佳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具,二难并”,这是盛况空前的宴会。相形之下,“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天才沦落,迷茫落拓,又是何等的悲凉。这是人物境遇上的对比。文中还有“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是地域上的对比;“逸兴遄飞”与“兴尽悲来”,是情绪上的对比;“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是怀才不遇和喜逢知己的对比。这种色彩强烈的映衬对比,在揭示人物的内心隐忧,烘托文章的主旨中心方面,能产生相反相成、鲜明晓畅的艺术效果。

    五、对偶工整,音韵悦耳。

    全篇中除了“磋乎”、“鸣乎”、“所赖”、“云尔”等叹词、语助词与“勃”的自我称谓外,大部分都是四字一语和六字一语的对偶句。这中间有的是单句对,如“云消雨弄,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有的是复句对,如“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还有的是本句对,如“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中,“襟三江”与“带五湖”对,“控蛮荆”与“引瓯越”对。再如“腾蛟起凤”、“紫电青霜”、“龙光”、“牛斗”等也都是本句对。这种对偶句不仅句式工整匀称,而且错综多变,读来节奏明快,整齐和谐,铿锵有力。全篇采用对偶句,不但字面相对,而且音韵大体相对。如“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一句中平仄交替,上下句之间又平仄相对。如此讲求音律,又不影响意义表达,写出来的句子抑扬顿挫,富于乐感,富于诗意。这篇序文,如“物华天宝”“俊采星驰”“紫电青霜”“钟鸣鼎食”“青雀黄龙”“睢园绿竹”“邺水朱华”等,都是讲求辞采的典型例子。这样,文章辞采华美,赏心悦目。

    六、化静为动,以物拟人。

    运用比拟的手法,将客观静止的事物写成富有动态之感,这是《滕王阁序》的又一特点。作者善于选词炼字,活化物态“飞阁流丹”、“层台耸翠”,只因了“飞”、“流”、“耸”诸字,巍峨的楼阁便腾飞起来,殷殷的丹青竟汩汩流淌,层叠亭台上的翠色也高高耸出.静物变成了动物,确有画龙点睛之妙。而洪州古城,也只因“漂”、“带”、“控”、“引”,变成了一位裁“三江”为衣襟,摘“五湖”作衣带,近则制“蛮荆”,远则接“瓯越”的巨人。至于如“星驰”般的“俊采”。“如云”的“胜友”,更是灵动活现,气韵不凡。

    七、句式错落,节奏分明

    全文以四六句为主,杂以六四句。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二字句,乃至一字句,这些句式,根据表意的需要而交错运用,使节奏分明,内容起承转合。一般来说,二字句用于抒情(文中有两处:“嗟乎”“呜呼”)。三字句、四字句用于一个话题的开始或转折。六字句或七字句连用,为平实的叙述。四六句或六四句连用,为叙述或抒情的展开部分。仅有一个一字句“勃”,是自指兼表提顿。这样,全篇的行文,既起伏跌宕,又自然流转。

    八、意境高远,神思无穷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够精彩绝艳了吧!但你细品后这两句,又比这个千古名句差多少?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渔歌唱晚”不仅变了成语,也是后世古诗再无法超越的一个巅峰。自王勃之后,千年诗词大家,要么引用“渔歌唱晚”,要么就是不如“渔歌唱晚”。其中最接近者,就是范仲淹的“渔歌互答”,但与王勃相比终归差上一点意境。

    而在人生哲理方面,《滕王阁序》表现更是不凡: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萍水相逢”、“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老当益壮”、“青云之志”,文中这一字一句,触动了多少人的心?如果说描写景色的妙语,是《滕王阁序》的亮点;那人生哲理的描写,就是《滕王阁序》的神思。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这语句比任何一篇骈文都要凝练、唯美;但它不是徒有其表的骈文,它的意境神思不比任何一篇文章要差!

    综上所述,《滕王阁序》全篇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气势奔放,抒情自然,在艺术上是骈体文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篇作品,自问世便掀起千重巨浪,惊艳历代世人。

    100年后,“诗圣”杜甫对王勃的才思,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王杨卢骆当时体,
    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意思是说: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开创初唐一代诗风、文体,只有学识浅薄的人才会对他们讥笑不休。哪怕等到那些人化为尘土时,也不妨碍这四个大诗人如滚滚江水一般万古流芳。

    这是因为,以王勃20岁的年纪,临场发挥写下了不逊色任何人的《滕王阁序》!换任何一个人,用一天或一月、一年,乃至穷极一生,也都再不可能写出比这更精妙的《滕王阁序》!王勃的即兴骈文,正如李白醉酒写唐诗一般,都是一种文体独一位的天才型名家。或许你可以找到与他们一样,在一个领域做到极致的人;但你再也找不到,一个像他们一样轻松做到极致的人。

    所以,诗圣会称赞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也会赞扬王勃: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本主题已在诗歌坊微信小程序同步发布)


    评论/回复标题:  

    评论/回复内容:
    验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 匿名发表需要输入验证码!
     
    文学交流微信群二维码
    诗词分享微信群二维码
    微信公众订阅号二维码
    微信投稿小程序二维码